作文纸条 -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语文教育一看就能用的作文素材

人民日报精析 | 青年与时代

如何论述青年与时代的关系?“盛世成就青年,青年不负时代”

在历史的长河中,青年与时代始终紧密相连,宛如浪花与大潮共舞,星辰与夜空相映。青年是时代的见证者,细腻地感应着时代中的每一缕阳光与风霜雨露,在时代的土壤里茁壮地成长。同时,青年也是时代的创造者。不断推动着时代的发展的,正是一代又一代勇往直前的青年。每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挑战与责任,唯有勇于面对时代挑战,坚定地将时代赋予的重任扛于双肩,我们才能与时代同向同行,在时代提供的广阔舞台上昂首阔步。

对于青年与时代的关系,《人民日报》曾将其精炼地总结为:“盛世成就青年,青年不负时代”。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人民日报》的妙笔,一起去看看那些关于“青年与时代”的绝佳论述吧!


 盛世成就青年 

1

  时代是青年发展的最宝贵沃土。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回想百年之前,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囿于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不少青年空有一身本领却难以施展、空有一腔抱负却难以实现。国家好,青年才会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盛世,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身心素质向好向强,就业创业机会充分多样,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发展流动畅通自由,保障支持更加全面,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新时代塑造新青年》

解析

可用于论证时代之于青年的重要性。

文段首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时代喻为“沃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时代环境对青年发展的滋养作用。“时间之河川流不息”这一表述,巧妙地将时间比作流水,时代流转永不停歇,每一时代有不同的际遇和机缘,强调青年应因时制宜地规划人生、书写历史。
紧接着,文段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旧中国和新时代下青年所面临的机遇和命运进行比较,以此点明时代环境对于青年发展的不同影响,指出新时代下的中国青年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在阐述“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这一观点时,文段还运用排比,列举了新时代青年所面临的诸多优势与机遇,如“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就业创业机会充分多样”等,进一步突出时代对青年的推动力量。
  


2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从科技创新最前沿到工厂车间第一线,从三尺讲台到广袤山乡,从积极投身国内建设到热情参与国际交往……新时代提供了难得机遇、打开了新的空间,广大青年选择更多、赛道更宽、天地更广,正全身心投入、向梦想奔跑。牢牢把握历史机遇,锚定奋斗目标,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拼搏奋斗、锐意进取,一定能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一辈子办成一件事”|人民论坛》

解析

可用于举例论证时代对青年发展的推动作用。

通过运用排比修辞手法,文段巧妙地使用了固定句式“从……(地点/场合)到……(地点/场合)”,既举例论证了新时代为青年发展提供的多样机遇,又呼应引用名言中的“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凸显出新时代对青年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全段节奏鲜明,论述有力,富有感染力。


 青年不负时代 

1

  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生逢伟大时代,当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

——《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解析

可用于过渡青年与时代关系的论证。

文段巧妙承接前文对新时代的阐述,明确提出“青年正处在民族发展的最佳时期”,又为后文“生逢伟大时代,青年当肩负期望”的论述进行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段使用句式“既……又……”连缀起上下文的逻辑脉络,过渡顺畅自然,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担当与使命,同时引用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使文段更具文采,增强了文段的语言表现力。


2

  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才能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解析

可用于呼吁青年担起时代重任、砥砺前行。

文段运用排比修辞,以“在……中……”的句式罗列了一系列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具备的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行为。句式结构相同,字数一致,使用多个成语,使文段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韵律和谐、气势磅礴,感染力极强。
文章中的三句排比内容也并非凭空捏造,而是与前文所述的“奋进者”、“拓荒者”和“奉献者”三个形象一一对应,使得文段内容前呼后应,结构完整。这样的手法亦可应用于文章的总结段落,如在列举一系列人物事例后进行总结与升华。


 青年与时代同频共进 

  青年向上,国家向前。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国家、为民族前赴后继。有一组数字令人震撼——革命年代,青年英雄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赵一曼牺牲时是31岁,陈树湘牺牲时是29岁,邱少云牺牲时是26岁……建设岁月,广大青年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纺织女工郝建秀创造“细纱工作法”时不到20岁,“青年的榜样”王崇伦发明“万能工具胎”时是26岁……改革开放以来,青年英杰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百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接续奋斗、砥砺前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解析

可用于论证青年与时代同行等主题。

文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通过回顾中国青年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牺牲与贡献,展现了他们奋发向上、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开篇总起句,语言简洁,对仗工整,开门见山地展现了青年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在主体部分,作者分别列举三个不同历史时期青年奋斗的具体事例,并引用了大量具体且详实的数据,使得文段说服力极强,凸显了青年为国家勇于为国家与民族献身的奋斗精神。尾句总结全段,运用诗意的语言再次强调了文段的中心主旨,使得文段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极具感染力。


 小纸条讨论室 

孙犁曾在《同口旧事》中写道:“当时代变革之期,青年人走在前面,充当搏击风云的前锋。时代赖青年推动而前,青年亦乘时代风云冲天高举。”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青年人更应紧扣时代的脉搏,与时偕行。唯有如此,我们方能真正屹立时代潮头,引领未来的方向。

看完《人民日报》对青年与时代的论述,你对二者的关系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呢?“青年与时代”向来是考场作文中的热门考点,针对这类主题,你还积累了哪些精彩文段或素材?快来评论区一起分享吧!


(图片源于摄图网,侵删)

▣ 本文文字版权归纸条App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