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纸条 -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语文教育一看就能用的作文素材

高中练笔展示:因效果而坚持vs为正确而坚持

2023年上海市松江一模

▣ 题型:材料作文地区:上海年级:高三

有人说:我们坚持一件事,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解析回顾↓↓↓

真题解析 || 因效果而坚持vs为正确而坚持

▣ 题型:材料作文 | 地区:上海 | 年级:高三  有人说:我们坚持一件事,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

本期练笔题目是比较典型的上海卷题目,我们需要对材料中的观点、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论证。这类题目往往非常考验我们的思辨能力。

当然,从以往的练笔来看,我们的小纸条并不惧思辨能力的考验,这次也不例外。大家往往都能结合现实,对“效果”和“正确”进行分析,立场鲜明,言之有物。有些小纸条还能看到材料中观点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跳出了二元对立的陷阱,以一个较为全面和辩证的角度进行写作,这点还是很不容易的。

不过阿君有些意外的是,本期练笔中,有几位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的作者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譬如,要反对唯效果论,要坚持正确,他们会先分析以效果为导向的现实合理性,而后通过批判现实得出为何“唯效果论”是错误的,进而引出自己的观点;而在对“正确”重要性的论证后,又会从反面提出不能走极端,只看到“正确”是片面的,我们要辩证看待。这里可以看出大家的思考还是很全面的,无论是前面的反论推演,还是后面的辩证讨论,都称得上一篇作文的加分项。但直接将它们接在一处,便会显得反复和啰嗦。

我们写议论文有一些常见的论述框架,如“正-反-合”,先提出正面观点,再批判反面现象,最后综合讨论;如“正-正-反”,先具体论证是什么、为什么,再“反观当下”,对现实中的错误观点和不良现象进行批判;还有如“正-正-合”,对正面观点进行讨论后,从辩证的角度提出反面观点的合理性,强调要辩证看待,不能走极端。这些都是在观点类、现象类题目中非常好用的结构。但“反-正-合”相对而言就不那么合理了,对自己的观点论述太少,反面论证过多,结构上还存在反复,并不符合人的思维习惯。对于这种情况,阿君建议还是采用“正-正-反”的层次,不良的现象、绝对的观点,我们都可以视为不同的反面,统一指出它们的错误之处。


优秀语句:加粗

以正确为锚点,以效果为指引

文/winnie

  有人做事看重效果,有人做事从正确出发,两者皆可。但是,无论是坚持效果,还是坚守正确,若走向极端,则物极必反。

  唯效果论,容易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中。所谓唯效果论,即人们评价行为只看效果,不看动机。其实,这种价值观在这个日趋浮躁的社会,带来的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唯分数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唯结果主义”就是这种观念产下的恶果。这种价值观一旦在社会蔓延,就会导致严峻的后果。私人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废水不经处理就大肆流入河涌,给附近土壤和居民生活造成极大隐患;三贪干部为了加官进禄、一己之私,将利益当成前进的唯一驱动,造成官场混乱,引来民众唾弃。这些将道德、原则置若罔闻的人,终将被眼前短暂、浮华的效果所吞噬。

  唯正确论,可能陷入自我主义的陷阱中。事物是复杂的,事物的正确性是相对的,判断事物是否正确的标准同样是多元的。一般而言,“效果”就是实践的反馈,正面的效果可以成为判断事物是否正确的标尺。若不看效果,一意孤行地坚守那些自以为正确的事,则容易陷入“自我”而忽略“客观”。项羽,一代将才,却自行其是、不恤人言,对韩信、范增等人的意见全然不采用,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但其实,身边所剩无几的士兵与悲声载道的民怨就已预示了其战败的后果。正如赫胥黎所言:“盲目地坚持真理比情由可原地犯错误更具有危害性。”正确的标准从来都不是“我们以为”的,若忽略现实效果,只遵循内心声音,那也无异于遮眼前行。

  做事要以正确为锚点,效果为指引,避免盲目坚持。做事犹如航行,“舟行千里定于锚”,以正确的真理、道德、原则、法律为锚点,做事才能找回初心、问心无愧,才有持续坚持的原动力。效果则为前进路上的夜航灯,那些“闪耀的灯”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短暂地照亮一程;那些“微弱的灯”,也许更加持久、深邃,引领人抵达更远的地方。正如李大钊先生从中国实际出发,矢志不渝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救国救民,改造中国社会。终于在百年后的今天,中国以腾飞之姿傲立于世界之林。我们必须秉持理性的判断力和明晰的洞察力,切忌盲目坚持。

 “正确”与“效果”,犹如飞机的两翼,只有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住“度”,才能看到坚持的意义。


立意:立意明确,紧扣材料

文章紧扣材料的两个关键词,提出“正确与效果两者不可偏废”的中心论点。只看重效果和只看重正确,同样会导向歧路;唯有辩证看待,综合分析,才能在正确的航道中平稳前进。文章紧扣材料出发,观点清晰。

结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文章采用“反-反-合”的行文层次,先对“唯效果论”“唯正确论”两种极端观点进行批判,而后提出二者有机结合,“以正确为锚点,效果为指引,避免盲目坚持”的观点,思考全面,条理清晰。

内容:例证丰富,紧贴论点

本文论据丰富,举证贴切。如第二段以私人企业偷排废水、三贪干部追权逐利的现实例子,尖锐地批判了陷入功利主义泥潭的唯效果论。第三段则以项羽的例子,论证了“唯正确论”自我主义的危害。例证结合有力,分析得当且到位。

语言:措辞凝练,平稳自然

文章的语言凝练,大量名言事例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为文章增色。如文中有用航行、锚点、夜航灯以及飞机两翼等事物来说明“正确”和“效果”的关系,行文生动,修辞自然。


优秀语句:加粗

正确的路导向良好的效果

文/猫猫不屑地说

  有人说,我们坚持一件事,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当然,也有人反驳这样的观点,认为这太过天真和理想。我倒觉得,心里怀着正确的信念,总能导向良好的效果。

  何为正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方式,但正确应当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标准,那便是经时间检验过的、符合社会普遍价值观的事。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件事的“效果”不“正确”,它总会在时间的检验下暴露出来,这份效果也会在社会大众的唾弃和鄙夷下消失殆尽。既如“老坛酸菜”畅销多时,丑陋的真相一朝暴露,多年的口碑也即一夜瓦解。可见,正确本身就是一件事能有效果的必要条件。

  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才能在看不到曙光时坚持下去,从而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旅人黑夜赶路,前路如何是未知的,若能提灯在身,至少拥有坚定前行的勇气。灯便是坚信做这件事是正确的信念。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便是在黑夜中摸索前行的,庆幸的是,他们找到了常伴身侧的灯——共产主义。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因为坚信救国救民是正确性,所以不论道路多么曲折也未曾放弃,他们最终找寻到了最佳道路。而今,百年中国对外展大国担当,对内想民之所想,无不在证明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回顾那段历史,如果只看到了列强强大的表象,不顾国情盲目照搬他们的治国之策,只会导致邯郸学步般的失败。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不符合“正确的事”的概念,我们的先辈们才能义无反顾地在探索中坚持下去,最终迎来了曙光。

  正确和效果固然不是完全对立的,“正确”之事,若无效果验证,又何谈正确?但眼下很多人却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在追求效果的路上,完全不顾其正确与否。私人工厂偷排污水,食品企业假冒伪劣,他们为追逐眼前的利益,视道德法规与公共安全如无物,势必为大众所唾弃。反观初入传播业、资历尚浅的陈默,因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做正确之事,故能果断拒绝与一位道德原则上有问题的老板合作,而正因为这份“正确”,陈默最终成为了业内公认的公关传播专家。诚如李响所言,我们可以在好和坏当中妥协,但不能在对与错中苟且。

  一件事若无效果,我们可以称之为“无意义”;但一件事有悖正确,即使其有效果,也不过是南辕北辙。个人的眼光或许不够宽广,难免有是非不明的时候。但我相信,只要心怀正确的信念,最终总会踏上正确的道路,导向良好的效果。


立意:立意积极,观点明确

作者跳出了题目中效果与正确二元对立的陷阱,提出正确的信念能导向良好的效果,将“正确”与“效果”有机结合在一起,思考全面,视野开阔。

结构:层次分明,首尾呼应

整体结构清晰,论证层次分明。作者在开头提出观点后,先对“正确”的标准进行定义,避免了“正确”的个体主观性影响;而后进一步提出,“效果”若不“正确”,那“效果”也并不长久,巧妙地将二者联系起来,解释了为何“正确的路导向良好的效果”。接下来,中部的论证,结尾的点题,都能紧密贴合这一观点,中心明确。

内容:论证扎实,古今结合

文章围绕着“正确的路导向良好的效果”这一观点展开,标题和首段开门见山,此段厘清概念,解释“是什么”,而后两段再进一步强调坚持正确的重要性,以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说明了坚持正确对效果的意义,最后篇末点题。论证扎实有说服力。

语言:行文流畅,通俗易懂

本文虽没有太多华丽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但自然晓畅的语言已能带来直切要点的分析。议论文,能做到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行文流畅,已足够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我们可以在好和坏当中妥协,但不能在对与错中苟且。”诚如斯言,如果处理得当,那坏的开始未必不能迎来好的结果;但错的事物,却只能在颠倒是非中“变成”对的。不知小纸条们对这一话题还有什么想法吗?欢迎来评论区跟大家分享哦~


(图片来源于unsplash、pexels,侵删)

▣ 本文文字版权归纸条App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