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纸条 -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语文教育一看就能用的作文素材

人物|袁隆平:乘风破浪的水稻之父

研究水稻百折不挠,造福百姓甘为人梯


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过了“共和国勋章”奖章。作为杂交水稻体系的开创者,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技术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被人亲切地称作“杂交水稻之父”,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

然而在获得荣誉后,袁隆平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他仍保持着几十年前进入大众视线时的样子,干瘦、黝黑、生活俭朴,年过九十,却依然坚持每天下田。为国家排忧解难,为事业全力以赴,似乎已成了他的要务和本能。

带着对粮食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惦念,袁老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稻束献礼,夹道相送,人们自发地悼念、缅怀这位时代伟人。斯人已去,为不负前辈,我们当怀着敬意,在新时代将他的意志传承,将他的热诚与宏愿发扬、践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 隆 平 其 人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出生于北平。他在年少时对自然产生了强烈兴趣,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学习农业技术,并在1949年如愿以偿开始学习农学。

1953年,毕业后的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一呆就是16年。任教期间,中国大地发生了自然灾害和大饥荒,人民为饥饿痛苦所折磨,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触动了袁隆平,促使他开始投入水稻研究,希望能从根源上解决饥饿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袁隆平将水稻视为自己的孩子,每天头顶烈日下田研究。不仅如此,他还要忍受周围人的不解和嘲笑,面对一次次失败的打击,却从没想过放弃。

1970年,他和团队发现了一株被命名为“野败”的野生稻,并以它作为所有杂交稻的母本,在1974年成功培育出中国第一批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大大提升了水稻的产量,并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杂交水稻育种体系。


袁隆平获“共和国勋章”

2000年,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功成名就之时,袁隆平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心系人民的粮袋安全,坚持每天下田研究,带领团队在水稻育种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研制出亩产更高的杂交稻品种,并于2020年在青海柴达木盆地成功培育出高寒耐盐碱的水稻,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新的路径。2020年,袁隆平获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的共和国勋章。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我 的 梦 想 是 让 全 中 国 人 都 吃 饱 饭” 

袁隆平出生在北平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他的母亲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常常引导孩子们对生活的思考,这也让袁隆平对生活充满审视与热爱。六岁那年,他前往武汉郊区参观园艺场,被其中的美景吸引,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与大自然紧密相连,并产生了学习农业的念头。

1953年,袁隆平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重庆从事科研工作的机会,怀着到最艰苦的地方建设国家的愿望,前往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

在这个偏远的湖南乡下,袁隆平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18年。在教书的同时,他也没有放下自己对农学的热爱,而是坚持进行农业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


少年时代的袁隆平(左一)

1960年,一场饥荒灾难席卷中华大地,一时间饿殍遍地,惨不忍睹。袁隆平看着同胞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再次感受到农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毅然决定投身水稻研究,希望能研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全中国人都吃饱饭。

经过长达十年的研究,遭受无数次失败,袁隆平和团队终于在1970年发现“野败”,为杂交水稻科研事业的发展带来契机。在寻找到这一关键的实验材料之后,袁隆平没有将独揽“珍宝”,而是将材料分送给国家各有关单位,共同进行实验研究。在他眼中,早日研制出杂交水稻,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远比获得任何奖项和荣誉要重要得多。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973年,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随后袁隆平带领团队攻克了“二系”和“一系”育种难关,将杂交水稻的产量提升了近三倍。

谈到自己的梦想,袁隆平动情地表示:“我希望最终能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两大心愿。”正因为始终将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将国家的发展放在心上,袁隆平处处低调,却广受爱戴,被亲切地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用法解析

适用于家国情怀、责任意识、个人与时代等主题,如2021年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2019年天津卷《个人和国家的关系》。

示例:
  在温饱尚不能满足的年代,百姓的向往与呼声,就是那一代人的可为,而今天的“医食无忧”,便是他们交出的有为的答案。袁隆平少年立志,种下“禾下乘凉”梦,让全中国人都吃饱饭;吴孟超行医多年,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传承着华夏医者悬壶济世的精神。他们响应了时代的号召,心中始终装着人民,是以在大有可为的时代,能够大有作为。
  人们常说,时不我待;人们又说,生不逢时。可应明白,我们生活着的时代,便是我们最大的可为;唯有紧跟时代的脚步,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袁隆平和研究团队在一起

 不 惧 权 威,勇 于 探 索 

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将将无数挣扎在饥饿和贫困线上的人们解脱出来,也让“东方魔稻”的神话惊艳了世界。

然而,在培育杂交稻的过程中,袁隆平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开始,他按照当时在中国占主流的苏联学派的遗传学说,进行了很多无性杂交实验,每一次殷勤期望、付诸心血,却都以失败告终。

在无法达到预定效果后,袁隆平大胆转换思路,跳出画地为牢的小圈子,转而尝试在当时被视为异端的孟德尔遗传学说,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

他的举动引起了喧哗与质疑,很多传统遗传学界的许多高层学者都认为杂交水稻没有前途,对袁隆平的研究根本不屑一顾。甚至还有用心险恶者破坏实验材料,使他不得不重头再来。


在田间劳作的袁隆平

尽管面临重重压力,袁隆平也没有选择放弃手头的事业,而是坚信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冲破理论的束缚,用脚踏实地的实践证明自己的猜想。经过多次实验,袁隆平确证了水稻和异花授粉的作物一样具有强大的杂交优势,推翻了之前科学权威结论。

在他看来,“自由散漫”是自己身上重要的品质之一,他总结说:“自由思想是很重要的,多读书,但不迷信书;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思想要解放。”

确定了研究方向后,袁隆平将全部心思都扑进了稻田里。他笑称自己总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总是头顶烈日或瓢泼大雨到田里去观察实验材料在不同温度中的生长变化。不仅如此,为了观察不同品种的水稻能经得起几级风,他还要在打雷和刮大风的时候下田观察。

对于自己的生活,袁隆平套用巴尔扎克的名言进行形容:“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正因为对杂交水稻爱得深沉,袁隆平化苦为乐,用超强的毅力坚持了下去,最终收获了成功。

用法解析

适用于实践、不惧逆境、突破与创新等,主题,如2013年全国卷一《经验与勇气》。

示例:
  “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这句名言可谓世人皆知,可真正能坚持实践而不屈从权威却并不容易。长征前夕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因未能坚持从实际出发,屈服于中央左倾错误路线的盲目指挥,致使最终损失惨重;又如二战前的法国,盲目推崇一战时的阵地战思想,不顾实际修筑马奇诺防线,其实战中的形同虚设成为日后的笑柄。
  在这一点上,袁隆平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没有盲信当时权威的遗传理论,而是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最终用实践证明自己的观点,造福世界。


挑战权威,实事求是


 “90 后” 追 梦 人 

随着杂交水稻的成功研制以及大面积推广,袁隆平的名字走进千家万户,甚至走出国门,赢得世界的赞美。在鲜花、掌声和荣誉面前,袁隆平没有忘记自己作为科学家的使命,始终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去。

即便杂交水稻已经取得每公顷产量18吨,但他仍不满足,还要奋斗。在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后,袁隆平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吃得好”和“更健康”上,他带领团队将杂交水稻的研制目标从丰产向绿色优质方向转化,研制出了更健康、更绿色的杂交稻。

“我希望青年科学家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而是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不断努力。”袁隆平用一生践行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目标,也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无数青年人,投身农业技术发展研究工作。


年届九旬仍坚持下田的袁隆平

除了继续站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袁隆平也毫不吝啬地将自己多年来摸索出的经验和成果传授给青年科研工作者,不遗余力地为国家培养人才,组建科研团队。

他在接受研究生时有个“奇葩”的门规,即跟着他的学生必须下田进行研究。这一规矩其实也是他实干精神的体现。袁隆平表示他最想送给青年人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互联网时代为青年人获取资源提供了便利,但只有付出汗水,才能获得更多灵感,赢得更好的机遇。


“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纵使年过九十,他仍说着人老心不老,笑称自己为“90后”,希望正在研究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早日实现双季亩产3000斤的目标。

年纪的增长没有改变他积极乐观的心态,他说自己在七十岁前坚持每天游泳,打排球,梦想是成为“魔稻祖师”,让所有人都吃饱饭。不仅如此,他还不改幽默的性格,在被问到团队好不好管理时,做出了双手挠头的犯难举动,无奈之态逗笑了所有人,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梗王”“最酷的90后”。


用法解析

适用于梦想、热爱、积极乐观、汗水与坚持等主题,如2021年全国乙卷《如何追求理想》、2021年浙江卷《如何看待得与失》、2018年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

示例:
  伟人之所以卓越超凡,并非完全因为天资聪颖,而因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更因他们从不满足一时的得失,一心追求更伟大的事业。一如功成名就之后依然不断求索、积极研究的袁隆平爷爷,他并不因鲜花、掌声和荣誉而卸下行囊,即便年过九十,他仍是人老心不老、从不满足眼前成就、一心要为国家和人民继续奋斗的“90后”追梦人。
  得失只是一时句点,怎可概括这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不必为一时得失所束缚,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本文最终修订于2021.05.24,文字版权归纸条App所有。